2018/05/15
醫療資源匱乏,醫院人山人海讓人恐懼;職場如履薄冰,公司常批病假讓人羞愧。所以,當一個人感覺身體不適時,很多時候的首選不是去醫院看病而是向身邊懂醫學的人求助。巧的是,我們的周圍總有那么一個人,他達不到專業醫生的高度,但水平又在普通人之上,我們就會順理成章地向他咨詢。但當他們也處于焦躁甚至略微恐懼之時,也會不知所措,而無法給人帶來真正慰藉。
是否存在這樣一個健康管家,能夠在第一時間做出初步判斷,再通過幾輪病癥和表征采集,提供簡單有效的緩和措施,然后向患者建議到底是否有必要去醫院治療。“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特魯多醫生的墓志銘鼓勵了無數醫生前仆后繼,但也許,這樣的愿景在不久的將來能切切實實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2018年4月28日,北冥星眸與三江控股集團旗下御湘湖健康產業園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就醫療健康人工智能、醫養結合創新模式等前沿層面進行全方位的戰略合作。
左為北冥星眸創始人錢小一;右為三江控股集團董事長孫國祥
深入對話,陪伴管理健康
在合作的第一階段,三江控股會將能考慮到的所有體檢中心、養老院、康養醫院以及休閑度假村,全部納入其生態系統,然后給高端用戶提供定制化服務。北冥星眸則是把所有機構及產品串起來的信息流。面向每一位患者,北冥星眸會對其分發一個可嵌入到不同交互終端與APP平臺的AI健康伙伴。
AI健康伙伴會跟用戶進行日常的聊天陪伴,對用戶的生理、心理、病理等不同層面提供實時關懷。同時,它還有更具針對性的使用場景:用藥提醒、飲食建議、日常問詢、病理收集、突發情況反饋、體檢信息整理呈遞、病情跟蹤、醫囑傳達……對于長期脫離醫生關懷的慢性病患者、胡思亂想的老人、焦慮敏感的孤獨患者等用戶,AI健康伙伴會給予合理有效的建議以及得體溫暖的陪伴。
可以預見在不久以后,AI健康伙伴將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而不再僅僅是電影中所展示的夢幻場景。而這,僅是北冥星眸與三江控股戰略合作的第一階段的成果。
增強專業程度,形成商業閉環
第二階段,北冥星眸和三江控股將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布局大健康AI行業。
隨著第一階段的推進,大數據帶來的醫療數據、醫生經驗、醫生從病癥到診斷的判斷過程、常見病的治療策略、系統內所有的產品信息,都將增強AI健康伙伴在各個疾病領域的專業程度。在接入醫生服務平臺后,AI健康伙伴會將用戶過往病史、生活規律、疾病癥狀問詢的報告整理成標準的文檔提供給專業醫生。
與醫療服務平臺對接后,醫生的治療方案和用藥會直接發送給用戶的AI健康伙伴。健康伙伴具有長期記憶功能,能夠記錄重要的個性化信息,將陪伴這個環節做到極致。其會關注用戶接受治療后的身體狀況,然后扮演一個親切的護士角色,繼續在關懷中對用戶的各項數據進行追蹤和記錄,整理成報告送達醫生,當醫生有新的建議后繼續傳達給用戶。如此循環往復,給予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更加優化的醫療資源和更加便利的服務。
隨著項目穩步推進,在2020年前后,三江控股和北冥星眸會將系統推廣到幾個省份,讓中國超過十分之一的人口能夠接觸到這個系統。此時,系統更為核心的優勢便會顯現:中央集成云處理系統。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用語言進行傳達,人們再從中攫取有用的信息。在歸納總結后,勢必伴隨大量信息丟失。但機器之間不存在這個問題,其將人的自然語言處理成具有結構化的數據,便直接跳過了翻譯這一環節。用戶量上去之后,在一萬十萬百萬次的交流后,信息會得到一個較真實的確信度。應用到醫療場景中,這個開發出的系統便在不斷地與各種患有不同病癥不同階段的人進行接觸,知道了什么樣的人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大量信息的進入,一個零成本交流功能的中央系統便能將所有終端用戶傳遞上來的知識在中間進行集成,在某一領域達到非常專業的程度。當人口優勢完全發揮出來之后,北冥星眸能讓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走向一個極點。
最終,將形成以三江控股生態為中心,終端跨機構、跨行業、跨場景、跨地域輻射的物聯網+AI聯網大健康商業閉環。
延伸閱讀:掌握類腦AI技術,開拓健康AI藍海
北冥星眸是一家專注于類腦人工智能的技術導向型公司,是符號主義學派的人工智能技術流派,它從邏輯層面進行語義理解和知識表征。提供具備真實感的人機交互體驗、知識庫的自學能力、極低的二次開發成本和場景通用性是它著手解決的問題。本次合作,雙方便是以高端養老和大健康作為切入點。北冥星眸將以邏輯仿生路徑為技術指導,開發一套具備語義理解、自然語言生成、用戶意圖識別、情緒計算等功能的人機交互系統。其面向高端養老場景,會針對性訓練出陪伴功能、健康管理、醫生助手等特色功能。
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了人工智能重點發展的醫療、健康和養老等九個產業領域。由于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獨居家中,越來越多的慢性疾病不被重視,隨之產生了一系列的健康問題。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不斷應用,給人們帶來了更為可行的解決方案,也順勢造就了一片廣闊的藍海。有時候人并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身體,相反,人工智能系統卻能運用數據將人體的健康情況分析得十分透徹。